为什么不能说越好听的音乐水平越高

(本文来源:知乎;作者:Rax Xu

如果我是一枚玻璃心的话,那我也许早就从这两年在网络上和各种乐迷歌迷(我觉得这对你们来讲已经算敬称了)的争论中败下阵来了。作为一个学习音乐有点年头的学生,被扣上过诸如“不懂得音乐真正的美好”、“教条死板”、“读死书”、“炫耀专业词汇”、“艺术素养低下”、“玩文字游戏”各种花样百出的帽子,令人哭笑不得。

我之所以落到这步田地,是因为我告诉他们——很多时候不能说你们觉得好听的东西水平就高,不能说XXX的歌好听我就觉得他是天才是大师。因为——

音乐是存在技术的。

可是给我扣上帽子的人永远都会把这句话理解为:

音乐只存在技术。

我认为对艺术可以有不同的见解,事实上现实也的确如此。关键是当你把观点表述出来想让别人接受时,一定要自圆其说;当我们处在一个相对水平较高的讨论环境时,我不会接受忽视基本史实的见解。 


1

音乐的技术性


我始终认为,音乐是感性与理性的交融地。音乐理性的一方面,集中体现在音乐史中的科学史(or技术史)这条线上,这也是普通民众最为忽视的一点。

首先,音乐最本质的属性是声音,声音来自于物体的振动。无论你把一件音乐作品吹到多么天花乱坠的地步,它的本质都是声音。

那么既然是声音,从远古时代开始,人类如何将生活中大自然里的各种声音提炼出来,如何制造乐器,如何创作曲目,这些东西都是人类在长期的探索中面临的重重问题。对于那些反驳我的家伙来讲,他们听到的音乐作品都是现成的,所以他们认为音乐带给他们的美是理所当然的,更不明白在艺术的道路上需要付出的艰辛。

  • 技术难道不是为好听服务的吗?

有人曾提出过这样的疑问,表面没有错,但是并不严谨。

从我最了解的创作角度来谈。

诚然,当我们翻开那些理论教材,读到几乎每个条目时都在告诉你,这样写的效果更好,那个效果更次;最经典的例子当属和声学,当你把它的每条规则下好坏的谱例拿到琴上弹时,效果对比的确很大。

“那对咯,技术肯定能反映在好听程度上啊!”

可问题是:

●理论是抽象的实践经验总结,反过去应用到实践上会有新的问题;

●任何理论都是孤立的准则,但我们的音乐作品是一个完整的对象。

形象地解释下,如下是教材上的一个例子:


而如下是完整音乐作品(from Alban Berg《Wozzeck》)的片段:


这一下就变得复杂了。 好比给你一张Kobe的历年数据表,让你找出哪个赛季的场均得分最高轻而易举,但是让你说出Kobe哪年表现最好,这就涉及到多个变量了。

所以,反映到大家耳朵中的完整音乐作品包含着技术上的多个变量,这时候,耳朵的判断就不见得那么客观了。

这也是为什么,相对来讲,

  • 普通音乐爱好者们可以大致准确地判断歌手的演唱水平如何;

  • 可以从音准的角度听出一些吉他手的演奏水平。

但是涉及到音乐作品的整体评价,必然牵扯到多个方面的综合比较。而且,我现在讨论的只是纯技术,还尚未牵扯到不同风格之间的音乐理念与历史背景造成的诸多新问题。

另外还要注意,音乐的创作过程肯定是感性与理性成分并存的,但是音乐可以以非常理性的思维去分析,创作&分析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过程。 


2

音乐作为艺术的发展


我们再来谈谈音乐创作的目的。如果说音乐创作是为了好听,那么就算只有一把小提琴独奏的曲目也能写得很好听。

可是我们的世界不可能所有的音乐都是小提琴独奏。

其实音乐创作的目的是很多的,总的来讲是创作者用声音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感与思想。但是音乐终究是需要发展的,是谋求变化的。

●这个发展不是说同样的小提琴独奏,我写几千年新作品不断推出但还是这个风味儿;

●也不是说,我今天写这个小提琴独奏曲是为了纪念我死去的狗,而我明天写另一个小提琴独奏曲是为了纪念我的掉了一颗蛋的大学室友。

音乐的发展,乃是随着时代变迁而产生的思维转变与反映到技术上的推陈出新。

而我个人认为,至少在近几百年来,在相当一部分音乐作品里所展现的是,技术的推陈出新是控制个性化(创新性)与可听性的平衡。

这个问题太好理解。Beethoven对奏鸣曲式的进一步扩展,Wagner的主导动机式作曲法,Bartok将民族音乐与严肃音乐的结合,Dizzy Gillespie与爵士和声,Miles Davis与他的Cool Jazz&Fusion,Herbie Hancock与Jazz Funk,Vangelis将电子与管弦音色的结合,Pink Floyd在声场上的特殊处理(这个不确定,看过一些混音教材里提到过)……类似的例子太多。

在这些技术革新之前,他们所对应的音乐风格流派已经可以很好听了,可是音乐家哪里只满足于此?!对于某些狭隘的乐迷来说,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如此,我们的音乐世界才会丰富多彩。 

在你认识到技术发展的可贵之后也自然会明白——当我们往往在评价一部音乐作品或者一位音乐创作者时,技术上的革新能加很多分。这考验的不仅仅是他在他当时的创作技巧,还有他思维的超前性。

而这些,是单纯凭你听一件音乐作品一位音乐创作者能体察得出来的?很明显必须要把它(他)放到历史中去。


3

听众主体


今天坐在父亲的车上,听着汽车里播放着和凤凰传奇一个动静的歌曲,我真诚地提出了一个问题:

“爸,你真的觉得这些歌好听吗?”

得到的答案自然是肯定。我无奈地摇摇头,戴上耳机播放起Atheist的老专辑。我觉得好听的我父亲不觉得好听,我觉得不好听的父亲却觉得悦耳。

这也就是说,好听终归是每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每个人的性格、生活环境、从小欣赏的音乐风格都会影响他的听觉审美观,形成一定的听觉习惯。

也许有人又会说,“比如我是XXX的粉丝,喜欢XXX的人也很多啊!这其实一种心理上的选择性偏差(Selection Bias)——当你所掌握的信息多是媒体、粉丝对这位歌星的正面评价时,你肯定会忽略他反面的因素。

所以,比如在流行音乐领域,某位歌星的粉丝很多,黑子也很多,两边的意见大都不同,到底谁才是对的呢?

  • 周杰伦吧_百度贴吧

  • 周杰伦 傻逼_百度搜索

  • 王力宏吧_百度贴吧

  • 王力宏 傻逼_百度搜索

再者,我们所欣赏的音乐并不是只有声音,它还包括歌手的长相、花边新闻、MV拍摄等等元素,这些同样会影响我们的判断。我已经见过很多转粉为黑的人了,再比如我和我同学初中的时候都喜欢听Green Day啊Linkin Park啊,当时觉得很牛逼,现在听过Kreator,Judas Priest,Pantera等等也不那么认为了。

可是歌还是同样的歌,按理说水平应当是不变的啊!

因此我们还会发现:

●有的人听觉习惯会发生改变;

●听的音乐越多也会改变对过去某部作品某个歌星的固有看法。

按照我们现在的听觉习惯如果市场上全部都是单旋律的音乐作品,未免会觉得单调。可是在古代,无论中西方,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有大量的类似曲目。

所以,听众的听觉感受终究是一个主观成分占多数的判断,很难有效地评价音乐作品的水平。


4

音乐宣传


刚才关于“XXX也很火”的言论,还有一点需要提及。

Bach和Schubert按照现在的观点来看都是大师级的人物,为什么在他们自己活着的年代里却穷困潦倒到危及生命的地步呢?

其实那时的传媒手段没有现在发达是很大的一个因素。

音乐传播在现在是一块被普通民众忽略的肥田,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其中有不少从业人士轻松地做到了“闷声发大财”。

当然它本身包含着许多分支,里面也有很多学究。比如在宣传这一块很多时候主要追求宣传手段的利益最大化,研究数字媒体音乐时代和唱片时代盈利模式的对比,研究版权法律保护体系与整个商业运作的关系。哪怕是古典音乐界,同样有业内人士在唱片的销售上下足功夫。

但是这些统统跟音乐作品本身没有直接联系。

当然你在唱吧上瞎唱一通然后说投入几百万宣传也能火是嘛?

  • 首先大量的宣传能不能火本身就不是人定的,方式越正确时机越合适投入量越大肯定出名的几率越高;

  • 其次音乐传播的从业者也不是傻子,他们宣传的作品无论如何是需要符合行业标准的保证的。

可以说,现在的流行歌星,没有专门的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的宣传,单靠在网络上发布作品出名(许多网络红人也少不了幕后推手),是很少能做到的。 哪怕是那些伟大的作曲家们,没有后人发现他们的作品,今天的我们也不得而知(事实上肯定仍有不少潜在的“大师”存在着)。

因此,不要再拿人气销量说事了,参考价值小。


5

简单的音乐才是美好的


这是给我扣帽子的可爱人儿们常说的另一句话。我觉得持有这种观点本身并没有什么对错,但是正如我一位朋友所说,“非得什么玩意儿都得通俗才好,说不得一点儿比通俗高的东西,否则就是别人装逼是吧。 ”

  • 艺术的观点应当是多元化的,我不赞同唯一家之言,这个言还是没有说服力的言;

  • 说到这句话的人平时听到的“简单”音乐不见得就是真正简单的。比如你听的某首歌旋律简单,和声也简单;但是这里面包含的乐器编排、演唱技巧、混音与录音等等都不见得是“简单”的。

只能大致揣测这种观点来自于“XX镇没有经过人为开发,风景秀美,这才是真正的大自然”类似的句子,这其实是一种“不当类比(False Analogy)”。因为音乐都是人利用大自然的声音材料创造出来的,所有我们认为好听的曲目都有人工的成分,所以音乐与人的生活感受在这一点上有着截然不同的性质。

也许他们受“大音希声”、“无为而治”的影响。但是我说过了,首先这只是一家之言,我们不能毫无道理彻底否定其他意见。

其次,或许我还可以对“大音希声”做出如此的理解——虽然音乐有人工的成分,但是人为地利用音乐材料创造曲目却受限于音乐领域里的各种自然规律,这些规律和这些音乐材料都寓于大自然。是大自然赋予了我们创造音乐的能力,是音乐赋予了我们美。这就是我所谓的“大音希声”。

因此老子并不是要教导我们在创作中必须要把音乐的“简单”停留在形式上,从而意淫自己获得了一种至高的意境。他这本身也是一种看待音乐的思维而非创作思维。

而“无为而治”根本就不是指什么都不做,更多的是指“顺其自然”。 音乐创作者的自然是什么呢?自然就是如我上面所述,不安于固守在某一种风格里,而是希望能推陈出新。喜新厌旧根本就是一种人性,老是强调“简单的音乐才是美好”的行为恐怕与其背道而驰。

所以持有这种观点的同学,想抱老子的大腿是不可以的。


6

音乐是纯理性的吗?


我的反对者们常常告诉我“音乐里面还是存在着一些不可解释的东西,一种‘玄’,一些神来之笔……”

我去我一个从业人员天天听音乐接触音乐以音乐为生,凭借我的信息量难道还不明白这一点?

这些人犯的令我感到哭笑不得的错误就是误解了我在开篇提到的内容——他们以为我说过“音乐只存在技术”,可是音乐根本就不是纯理性的。至今音乐实践中仍存在着我们无法解释的很多事情,有很多尚不能用理性的观点去解释的让我们感到美好的事物。

Pavane Pour Une Infante Défunte

距离第一次听这首Ravel的钢琴小品已经有三四年了,可是至今我还是能沉醉其中。这首曲子很简单,没有太多复杂的东西,但是我无法解释为什么它能很好地打动我。

其次,音乐人也是人,人都有自己的主观见解,有些还无法解释。艺术的观点是多元化的,不同的专业人士面对同一部作品也会有不同看法,而且也从来没有哪个“正常的”音乐人会把水平的评价转化成实际的数值(所谓的专辑打分都不是算出来的)。

举个最近遇到的鲜活例子,看了三次北京国际电子音乐节,有一大感触是评委们在大多数作品上给出的分数极差都比较大。 

问题最关键的地方在于——

  • 你对音乐的认识几乎只存在无法解释的主观感受,和

  • 你对音乐的认识是充分的理性认识 部分无法解释的主观感受

完全是两码事。

请不要污蔑我为否定摧毁音乐美的怪兽、罪人;这实在是太冤枉了,21世纪的人不能重复40年前的愚蠢行为。


7

一些例外


本文一直在叙述由听众来掌控评价音乐水平的话语权是很不靠谱的,但是这个情况并不绝对。一个业余球手在LBJ面前也可能偷进一球,不代表听众对音乐作品的水平判断是完全错误的:

●我所指的技术水准不一定能全部反映到好听上,但是它在一定程度上绝对是有影响的,因此有些作品乐迷朋友还是能听辨出水准高低;

●一些普通乐迷本身就具有较高的音乐素养,积累的知识较多,在自己能力范围内做出的对音乐水平的判断是非常合理的。

可是这第一点属于个别情况,没有普遍意义与实践价值。部分昏庸的中医有时也能开出蒙对病症的方子,难道我们就可以据此拒绝医学的科学化发展否定西医科学理论?

至于第二点,我也说过了——不是不允许你有不同的见解,关于艺术的讨论都是扯淡,重点是要把这个蛋扯圆。

另外奉劝那些认为我因为学音乐而优越感爆棚的可爱人儿们,没那金刚钻儿就甭揽那瓷器活儿。好好听音乐就行了,充分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是很不靠谱地评价音乐作品音乐人的水平,听音乐明明就是一件很私人的事情。

如果你没有能力和我做理性的辩证,只停留在这种戴帽子的道德批判,请出门右转不谢。

本文标题:为什么不能说越好听的音乐水平越高

本文地址:http://www.ikubo.cc/newswork/depth/0703713.html

最新曲谱